槓槓中年的大人系工作術 — [新手主管領導課#1: 我配當主管嗎?]

大家好,我是槓槓的中年 — Kash 當一個團隊越來越大的時候,領導的主管們,不容易像過去一樣,可以事必躬親的處理所有團隊的運作事務,我也遇過這樣的問題,所以重新調整組織,讓有能力的夥伴晉升成團隊的小組主管,授權他們來協助團隊成長,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情了。 葛蕾絲是我團隊裡面有3年媒體操作經驗的資深夥伴,雖然她來到我們團隊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是她的專業能力跟成熟的為人處事態度,都讓我覺得可以培養的主管人才,當我提出要幫她晉升為小組主管的時候,她卻跟我說了一句話 : “我配嗎?” 我配當主管嗎? 我真的有這個能力了嗎? 我真的可以嗎? 這是很多新手主管心中的小聲音,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主管都是做好心理準備或是經過公司有意識的培訓才晉升為主管的,大多數的主管都是時勢所需,而被組織硬撐上去的! 但很多新手主管在面對這樣的機會的時候,(我認為當主管都是一個對職涯的好機會,一定會讓自己的格局跟視野有不同的提升),即使身旁的同事跟主管都大大的認同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常常都會懷疑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還沒上任,可能就自己懷疑自己,還沒開始打仗呢,心理上就先輸了一半! 之後帶著這樣的想法走馬上任後,在工作上遇到更大的挑戰或挫敗的時候,回到家,坐在自己的沙發上,自己又告訴自己:

槓槓中年的大人系工作術 — [新手主管領導課#1: 我配當主管嗎?]
槓槓中年的大人系工作術 — [新手主管領導課#1: 我配當主管嗎?]

槓槓中年的大人系工作術 — [承擔作為教練的責任]

大家好,我是槓槓的中年 — Kash。 最近跟一個過去的夥伴-米拉,吃飯見面,當初她是儲備幹部進來公司,而我那個時候接了台灣/香港 天貓跟淘寶的大專案,手上人不夠,所以就找了她進來一起做這個案子,後來又一起做國際品牌的年度專案,從0開始,把客戶一起做起來,跟她合作的期間,手上客戶的預算,節節上升,漲了三倍。現在她在外商的電商平台公司,開始做了基層主管。來找我聊天,是最近工作上有些疑惑,來找我聊聊,釐清一下現狀。細節不多聊,畢竟是工作隱私搂! 聊完之後,他帶著恍然大悟的表情跟愉快的心情回去了他的工作崗位,我看到她的表情,甚是開心。 我跟我手把手帶過的夥伴都說過, 我把大家當夥伴,不是當下屬,我是你的教練,不是你的主管,我最想要的事情,是你們可以把我的本領學走,把我幹掉,因為我不想在這個位置做太久, 我想做我想做的事情每每夥伴們要離開,我都很開心,她們之後的發展越來越好,身為他們的教練,我提供終身保固,只要他們覺得我能幫得上忙,我都願意花時間,再一起陪她們走一段。夥伴們也常問我,為何會願意這樣做呢? 因為我常常跟她們聊天聊地,聊得很多東西,跟工作也沒直接關係,都是在分享我自己對於工作,家庭,目標的想法。我跟大家說,因為我自己也有一個這樣無私對我的教練,謝謝我的Mickey教練。

槓槓中年的大人系工作術 — [承擔作為教練的責任]
槓槓中年的大人系工作術 — [承擔作為教練的責任]

槓槓中年的商業洞察-[FB正面開槓蘋果:上集]

如果您是做數位行銷的朋友, 12月出了一件大事,Facebook正面與蘋果開槓了!! 蘋果公司在去年6月22日的 WWDC 2020 開發者大會中宣布,在接下來新版本的 iOS 14 更新後,使用者所下載的新 App 會跳出警告畫面,提供使用者自主選擇是否同意開發者或廣告商追蹤網路行為。但 iOS 14 會預設限制廣告追蹤,App 無法取得裝置的廣告識別碼 (IDFA)。 這對數位廣告業務、開發者都是一大衝擊。同時, iOS內建的Safari 瀏覽器中禁用 cookie 功能,但其最大的競爭對手 Android(與Chrome瀏覽器)雖聲稱2年內會跟進禁用 cookie 的行動,但目前則沒有這些功能。 由於蘋果此舉將改變開發商與行動廣告聯播網 (Audience Network) 對廣告成效的追蹤,受到包括 Facebook 在內的網路廣告業者大力反彈,所以蘋果公司為了讓開發者有時間進行更新,將延後至從2021年初才正式生效。這樣的影響將會明顯降低廣告投放的精準程度,廣告競價的金額也會收到影響,Facebook預計行動廣告聯播網的收益將會降低50%,去年12月16號,Facebook已在美國主要大報上刊登全版廣告,批評蘋果公司的隱私保護計劃。Facebook也指控,蘋果公司自己的個人化廣告平台,就不會受到iPhone對應用程式的隱私保護限制。蘋果公司跟Facebook兩家,應屬不同業種的公司現在產生了矛盾。但有趣的事情是,Google的Chrome跟 Android沒開槍,蘋果卻先開槍了!! 蘋果公司跟Facebook目前分屬兩個不同的產業領域手持消費性網路裝置: 蘋果(iOS|Watch|MAC|…)以及安卓(以Google為首) 網路服務: Google以及Facebook蘋果跟Facebook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對手 : Google這兩個產業都已經進入了寡占的狀態,但蘋果公司跟Facebook的營業模式卻是不盡相同。蘋果公司92.37%的業績來自於iPhone/MAC等硬體產品的銷售,只有7.13%來自於服務,舉例廣告,雲儲存服務,但是Facebook公司的99.9%營收都來自廣告收入。實在說,兩家公司不算是真正的競爭公司,跟FACEBOOK在廣告市場的直接競爭品牌應為Google

槓槓中年的商業洞察-[FB正面開槓蘋果:上集]
槓槓中年的商業洞察-[FB正面開槓蘋果:上集]
槓槓中年 - Kash

槓槓的中年男子 - Kash 從2012年開始,投身台灣新興數位行銷媒體集團 - 雲沛創新集團,八年來協助集團內三家內部創業事業體,在台灣市場推廣,運營數位廣告科技產品服務。目前擔任台灣新創媒體代理商- 經緯廣告科技副總經理一職。這個網站的內容會包含新創產業洞察,職場能力成長以及數位行銷技能工具資訊